小伙骶尾部長紅包,貼膏藥反倒越來越大,做手術後沒多長時間又犯這病名叫藏毛竇 全怪汗毛倒著長來源:新文化報 - 新文化網
  藏毛竇縱切麵
    本報訊(記者 董春梅)“都出院了,就剩下我……”昨天一早,在吉大一院結直腸肛門外科療區,換過藥,從46號和47號病房門前經過,小寧心裡一陣失落。
  仨小伙同病相憐 汗毛倒長
    小寧,18歲,1.83米,體重96公斤。今年2月,他的骶尾部附近冒出個紅包,小拇指關節大。坐著、站著、走路都疼。去醫院檢查,說是火癤子,建議貼膏藥。治療一段時間,紅包沒消,還越來越大。長到拳頭大小時,小寧做了個小手術,可時間不長,又犯了。
    11月末,小寧來到吉大一院結直腸肛門外科,被確診為藏毛竇,併進行手術。術後,他認識了病友小齊和小周。
    三個小伙子中,小周體重最輕,92公斤;小齊第二,95公斤。三人併排一站,那氣場,真的很強。“我們得的都是藏毛竇,說白了,就是患處的汗毛倒著長,進入皮膚,越長越深,發炎、化膿。”
  病程長短不一 都被誤診過
    雖然三個人的病程長短不同、輕重不同,但他們都曾被誤診過。
    “三年了,平均一年半一犯病,小手術都做了兩次了。”23歲的小齊,榆樹人。最初,骶尾部附近長個小膿包,“很疼,還往外滲液體。”當地醫院按囊腫治療,一直沒好轉。每次發病,都得休上一個月。實在耽誤不起,他才來長春檢查。“不來不知道,原來這麼多年一直被誤診!”小齊挺氣憤。
    小周是2010年年初發病的。最初骶尾部處的小紅包小指甲蓋大,不疼也不癢。不到半年,小紅包開始有液體滲出,帶著異味。去了一家小醫院,按毛囊炎每日用藥。
    今年8月,小紅包變成紐扣大,連去兩家醫院,都說是囊腫,建議做手術。怕耽誤上班,小周提出貼膏藥保守治療,病情也時好時壞地反覆著。
    一挺又是三個月。坐不能坐,躺不敢躺了,11月3日,他到吉大一院一檢查,才知道是藏毛竇,病情也到了必須手術的程度。“一住就是42天,雖然出院了,但患處至少一個月能複原。只能側躺,不能劇烈活動。”
    一個多月的朝夕相處,這個月的13日、14日,小齊和小周相繼出院,小寧落了單。送行時,三人表決心,病養好了要減肥,不再給疾病空子鑽。
  啥叫藏毛竇
    主治醫師李柏說,藏毛竇雖不是科室常見病,但發病率也有明顯上升趨勢。
    據瞭解,在國外,藏毛竇有“吉普車病”之稱。二戰時,在英美軍人中,本病發病率遠高於一般人群的發病率,這些患者都有長時間乘坐吉普車的歷史。在我國,專家們認為,藏毛竇是因為走路時臀部的扭動和摩擦,特別是多毛的男性,使臀中裂之間的毛髮刺入附近皮膚,形成短管道,毛髮脫落後,被皮化短管道產生的引力吸入,聚集於皮下脂肪內,形成慢性感染或膿腫。
    李柏說,該病患處多在骶尾部,伴有疼痛、腫脹感,少數患者患處無明顯異常,“仔細觀察會發現,骶尾部患處,有不規則小孔,直徑約1毫米。這是區別於其他疾病的顯著特征。”李柏說,藏毛竇患者中男性多見,青春期後發病,多是汗腺發達、毛髮發育旺盛、體形肥胖的青壯年。
    李柏提醒,這類人群要避免久坐不動,儘量減少骶尾部皮膚的壓力和摩擦。註意個人衛生,當患處有異物流出,伴有疼痛、腫脹感,及時到正規醫院專科就診。  (原標題:這病名叫藏毛竇 全怪汗毛倒著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g72tgcsx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